10月31日,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盛大开幕。本届大会以“智联万物,数造未来”为主题,聚焦AI大模型、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等核心方向。在“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成果发布”环节中,赛美特“AI驱动的全自动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”荣获产业先锋奖,成为今年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。
这一殊荣既体现了行业对解决方案的技术能力与产业化实践的认可,也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渗透运用,驱动产业体系的智能重构。

智造转型的时代突围:从“智能化”迈向“自主化”
在“十五五”规划中,国家明确提出: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,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体系,推进工业软件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装备全面融合,构建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续的制造业新体系”。2025年《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》也提出“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”与“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”两大任务。人工智能正成为制造业由“经验驱动”向“算法驱动”、由“自动执行”向“自主决策”跃迁的关键引擎。
当前,半导体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正处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。面对设备规模庞大、工艺精度高、数据实时性要求强等挑战,已有自动化系统将难以满足生产的复杂需求,行业普遍面临三大痛点:
• 数据体系碎片化,决策链条低效:多源数据缺乏统一标准与融合机制,导致产线感知滞后、决策延迟;
• 模型能力静态化,工艺演进受限:以机器学习与经验为主,难以支撑精密工艺下的实时优化与多变量动态学习;
• 核心软件进口化,体系安全风险:ERP、MES、APS等核心系统仍以国际厂商为主,产业安全与自主可控体系亟待强化。
赛美特的技术创新与实践:打造“会思考的全自动化工厂”
为破解上述痛点,赛美特基于自主研发的 PlantU 系列软件平台,推出“AI驱动的全自动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”,构建覆盖设备层、生产层与决策层的智能协同架构。打造“数据融合 + 智能决策 + 自主执行”的三位一体化架构,让工厂具备自学习、自诊断与自优化能力。
四大AI引擎创新
1. AI Agent知识库
结合行业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,实现工艺知识动态检索、异常推理与智能诊断。
2. AI检测识别引擎
采用多模态神经网络算法,对晶圆缺陷进行毫秒级识别,检测精度显著提升。
3. AI效率优化引擎
通过强化学习实现生产调度自适应优化,提升设备稼动率与能源利用率。
4. AI良率管理引擎
融合统计过程控制与深度学习异常检测,实现端到端良率预测与分析。
赛美特重视系统协同与产品矩阵核心能力,将AI技术在产品层面融合了 RPA、SPC、YMS、FDC、APC、ADC等系统,并与 ERP、MES、EAP等核心制造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融合与协同运作,形成覆盖全流程的智能制造生态。
项目成果亮点
技术突破: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方面实现关键指标与功能的国产化补齐。
专利布局:已授权发明专利超50项。
产学研合作:参与国家“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——《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》”。
面向“十五五”时期,中国制造业正迈向以 “智能引擎、自主软件与绿色制造”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在这时代赋予的机遇下,赛美特将持续深化AI模型与工艺算法的融合,构建具有自学习、自适应、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,以更稳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,助力中国智造迈向更加高效、绿色与智能的未来。
Phone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