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名称
公司名称
联系人姓名
联系人姓名
联系人电话
联系人电话
提交
请完善信息,我们核实后尽快为您开通账号
国产工业软件大热,赛美特用产品说话!
2022-07-0510:32:49

文章转自“半导体行业观察”7月4日发布的头条“打响国产工业软件突围赛!”

以下是正文:

在当今时代,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分辨半导体领域最火的赛道,答案是,看资本。资本是响当当的真金白银,其所去之地必是有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的。过去两年,资本在GPU、AI芯片、DPU等领域的巨额融资让大家跌破眼镜,而半导体CIM工业软件领域这两年也是资本化迅速。

近日,赛美特作为目前国内首家可以提供整套满足12英寸晶圆全自动化生产的智能制造软件方案供应商,再次宣布获得5.4亿元融资,这已是自去年5月以来赛美特的第四次融资。大额的融资表明了资本市场对工业软件赛道的热度不减,工业软件这颗被“埋没的种子”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

国产CIM软件之光

在如今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,半导体制造软件安全可控是需求,也是长期发展趋势。2021年底国家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中提出,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%和50%。发展国产工业软件已是大国之重。

处于“半导体”和“工业软件”这两大热门赛道,使得本土CIM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赛美特吸引了一众投资者的眼球。2021年5月和11月,赛美特先后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和数亿元A+轮融资,其中A+轮融资投资方包含哈勃投资、金浦科创、红土投资等。2022年6月29日赛美特再获得5.4亿元的A++轮和B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、比亚迪股份、韦豪创芯、高瓴创投、上海科创、上海自贸区基金、天善资本等。同时,赛美特管理层对公司的发展信心十足,共同增资2亿元人民币。

但究其背后的原因,自然少不了赛美特过硬的技术实力,目前,赛美特是国产智能制造软件厂商中,首家拥有量产厂案例,并在8/12寸的市场中与国际厂商媲美的企业。这也使得赛美特成为国产CIM软件领域的佼佼者。

赛美特的成立是有备而来,整合了多家具备数十年半导体工业软件经验的团队,志在成就半导体工业软件国产化。赛美特作为国产首家可以提供整套满足12英寸晶圆全自动化生产的智能制造软件方案供应商,填补了我国在12英寸CIM软件领域的空白。

12英寸晶圆厂制造代表当下晶圆制造的最高水平。一片12英寸的晶圆片需要在几百台设备间流转,经过1000多步工序,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,对软件的要求极其高,国内CIM软件厂商缺乏试错的空间和落地的应用场景来支撑软件的验证、迭代、升级,大大增加了研发难度和进展。目前国内CIM/MES软件厂商大都是集中在4-6英寸,8英寸的只有少数,12英寸对于国产CIM软件厂商来说,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CIM软件是一门怎样的生意?

CIM英文为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,计算机集成制造。CIM软件通俗的来说就是为了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,让工厂更加智能化。它几乎能覆盖到各个领域有一定规模的工厂。在半导体领域,前道的晶圆厂和后道的封测厂都离不开它的身影。

CIM软件的产业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:一是行业特性比较强,不同领域的工厂(如半导体、汽车、家居、医疗等)区别度较大,所以相对来说市场较分散;二是CIM软件在晶圆厂中起到核心作用,CIM被称为半导体制造的生命级系统,几千万的CIM软件能决定几十亿的工厂设备是否能运转起来;三是体量规模较大,虽然其在工厂的投资中仅占百分之几的范围,但是因于制造工厂的体量大,每家晶圆厂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,也就带动了CIM软件是一门体量较大的生意,仅在半导体领域其可能一年就有几十亿元的规模。

然而众所周知,在CIM软件这个市场,长期处于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,应用材料、IBM和西门子等占据80%以上的份额。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起步晚,在技术和产品上都相对薄弱,难与大厂PK。

CIM软件这个领域,对经验和技术的要求极其高,而且其内部具有庞大的子系统组成。主要可分为生产管理,品质管理和物流管理三大类。以MES(生产制造执行系统)为主的生产管理系列包含EAP(设备自动化系统)、RMS(配方管理系统)、RTD(实时派工系统)、APC(先进过程控制系统)、FDC(缺陷分类控制系统)等;品质管理涵盖SPC(统计过程控制)和YMS(良率管理系统)等;物流管理包含WMS(仓库管理系统)和Mobile(智能终端)等产品。

对于晶圆厂的应用来说,尺寸越大所要求的整个CIM系统稳定性越高,国内鲜少有能提供完整CIM软件的解决方案,大多是在个别子系统领域具有优势,然后正在不断完善其他类子系统产品矩阵。

自成立以来,赛美特多个项目陆续落地并且新项目中标不断,显示出他们的产品实力和实施能力。其中MES/EAP/SPC等成熟标准化的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国内外超100家6/8/12英寸硅片、前道和后道工厂,护航客户实现高效高质的生产;同时,赛美特也在不断加速研发和完善其他子系统,重点研发的RTD/YMS/APC/FDC系统也已运用在生产现场,进行验证。

640 (2).png

巨头环伺,CIM软件国产化前路非坦途

当下我国CIM软件的国产化现状是:在4-6英寸这样的靠人力来实现设备之间操作的晶圆厂中,已基本实现国产化;8英寸这样半人工半自动化的晶圆厂中,有超过一半被国外厂商占据,12英寸量产线工艺更为复杂,对软件的要求极高,几乎全被国外厂商垄断。

国内CIM软件厂商要想进入晶圆厂产线、替代国外大厂,不是易事。横亘在CIM软件厂商和晶圆厂之间还有两大拦路虎:一是国际大厂的生态和技术;二是人才。

坦白来讲,能做出12英寸的CIM软件只是从0到1的突破,但不代表能占领很高的市场份额。国内8英寸和12英寸CIM软件的市场,几乎都掌握在应用材料和IBM手中。他们起步早,且各有自身天然优势,应用材料是设备龙头,凭借其在设备领域的优势,采用“硬件(设备)+软件”捆绑销售的策略,使得他们的软件销售如鱼得水,导致国产CIM软件厂商的优势愈发不明显;IBM有自己的晶圆厂,更是有充足的试错空间。重点是他们经历了数次并购,收购了许多CIM领域的厂商,逐渐形成闭环垄断竞争,在技术和生态上建立了很强的壁垒。

国内CIM软件厂商想要从国际大厂虎口夺食不是易事,即使在技术上已实现超越,但依然很难打破已形成的生态圈。尤其是对于投资巨大的12英寸晶圆厂,客户的谨慎度更高,即使是面对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大趋势,也无法拿工厂的正常运行去试错冒险,因此对国产CIM软件会心生怀疑,不敢尝试。这是当下国产CIM软件厂商所面临的棘手难题和挑战。

再者如CIM这样的工业软件,不同于其他计算机类的软件,它姓“软”更姓“工”,工业生产、制造对软件的精度、稳定性、可靠性等要求极高,需要的是复合型大师,它不只要求人才具有软件研发能力,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(Know-How),同时能把真正的需求写进设计里。所以工业软件不能像java、C、Python这样的软件编程一样,经过简单的培训班培训就能上手,CIM软件需要对晶圆厂的运作流程和设备运用都具有一定的经验,人才培养的时间周期很长。

所以赛美特也正在不断扩大版图,企业总部位于上海,并在苏州、深圳、北京、成都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纷纷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。当前公司人员总计超450人,其中技术人员占比80%,核心团队拥有数十年半导体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组装等领域智能制造系统构建经验和技术实力。版图的扩张,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服务好本地客户;另外一方面是吸引当地的优秀人才。这也展示了赛美特在国产工业软件领域中做强、做大、做精的信心和决心。

640 (1).png

赛美特的命名寓意着“赛过美国,特别优秀”,也是域名“semi-tech.com”(半导体技术)的音译词,表达了赛美特的目标是把半导体工业制造软件做好做强,替代国际厂商昂贵的解决方案,携手行业上下游伙伴,共同解决半导体国产化道路中面临的“卡脖子”难题。

工业软件作为国之重器,在CIM软件实现国产化的路上,需要产业链齐心协力。一方面,对于国产CIM软件厂商来说,要不断打磨产品,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际的落地案例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、实用性和成熟度,增强客户的信心。另一方面,也需要国内的半导体工厂能够对本土的CIM软件容忍度高一些,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完善和解决产品导入产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让国产CIM软件领域巨头慢慢养成。

推荐阅读